首頁>生態>資訊
期待京杭大運河重煥生機
——訪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蘇國萃
本報記者 王菡娟
2022年,對于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蘇國萃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在這一年,京杭大運河不僅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古老運河迎來世紀復蘇,大運河京冀段也實現了互聯互通通航。這對于再現他心目中京杭大運河千帆競渡的繁華盛景,又近了一步。
呼吁重現千帆競渡的繁華盛景
“在我心里,一直有一幅美麗的畫卷:已有2500多年歷史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一路穿越黃河直達北京,重現1800公里水道碧波蕩漾、千帆競渡的繁華盛景?!边@是多年前,蘇國萃所寫的一段話。
當年,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一名水運科學家,讓京杭大運河全線通航是蘇國萃最大的心愿之一。
京杭大運河始建于春秋時期,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運河。
“由于歷史原因,大運河北段河道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已完全斷航?!碧K國萃說。
沒有航運支撐的這條古老的“黃金水道”開始呈現一派衰敗的景象,這讓走遍京杭大運河沿線的蘇國萃擔心起來。
“我在調研考察期間,看到大運河沿線斷水地區的河道情況不容樂觀,運河沒有水之后對航道破壞很嚴重,有的變成了垃圾場、有的種上了莊稼,還有的被挖掘取土,生態破壞嚴重?!碧K國萃說。
在蘇國萃看來,保留和恢復京杭運河的輸水和航運功能就是對它最大的保護。
運河復航,宜早不宜遲
如何才能讓這條“黃金水道”再度煥發青春?
運河復航,宜早不宜遲。
“內河航運具有節能、環保、運輸成本低、較少占用土地資源的優勢,兩千年以來,都是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碧K國萃表示。
從2010年起,蘇國萃作了大量實地調研和科學分析,明確了通航的可行性:“大運河復航,從交通方面說,可以極大促進綠色環保的水上運輸事業;從生態方面說,將使我國海河、黃河、長江等水系形成一個水網,有利于擴大濕地面積,改善流域生態;從文化方面說,可以弘揚獨特的運河文化,推動運河沿線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p>
“我在調研過程中也和運河所流經的黃河以北的四個省市相關部門進行座談,地方政府關于復航的呼聲非常高?!碧K國萃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如果能夠恢復通航將對四省市在產業帶集聚、文化傳承、旅游發展、百姓休閑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帶來質的提升。
為此,在2010年兩會期間,蘇國萃聯合其他50余位政協委員提交了提案,希望京杭大運河北段能夠盡快通航。此后,蘇國萃連續多年提交關于京杭大運河全線通航的提案,呼吁從戰略高度重新審視京杭大運河的保護和開發,并為運河黃河以北段復航創造條件。
“全國政協對于大運河的保護利用也高度重視,組織過多次專題調研,為此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碧K國萃說。
讓蘇國萃欣慰的是,經過多年呼吁,相關部門開始立項研究大運河復航的可行性,運河所流經的黃河以北四省市也積極行動起來。
綠色智能將成趨勢
近年來,有關京杭大運河的喜訊頻頻傳來。
2019年10月3日大運河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河道實現旅游通航;
2021年6月26日大運河北京段和河北香河段同步實現省市內通航;
2022年4月,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古老運河迎來世紀復蘇;
6月,京杭大運河北京段、河北段聯合舉行京冀游船通航儀式,大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里實現互聯互通通航。
在通航儀式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大運河京冀游船互聯互通推動了京冀兩地河道沿線文化、休閑和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為加快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布局,用綠水青山擘畫美麗京津冀提供了重要支撐。
“聽到這些消息特別高興,這距離京杭大運河全線通航又近了一步?!碧K國萃說,“尤其是在此次通航游船的選擇上,均為清潔能源船舶,這也和大運河保護利用的宗旨不謀而合?!?/p>
“當然,下一步要解決京杭運河全線通航也面臨不少難題,比如水、穿黃、航道修復處理等問題。沿線一些城市在規劃中沒有充分考慮原有航道,造成橋梁和水面的凈空不夠,為下一步通航帶來一定困擾?!碧K國萃說。
但蘇國萃同時也表示,有些城市已經為這些難題的解決提供了經驗?!氨热鐫鷮幵诔鞘型鈬匦麻_挖航道,既保護城內河道的原始風貌又提高航道能力,一舉多得?!?/p>
蘇國萃還特別提到了內河航運的綠色化和信息化建設?!皬膰鴥葒H來看,綠色、低碳、智能是目前航運業發展的新趨勢,一定要優先發展內河船舶綠色動力技術。同時,大運河通航也會給水上交通運輸業帶來新業態新要求,要在水上安全、航道規劃和管理、信息化建設、通航調度、船型標準化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利用科技手段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大運河文化?!?/p>
“在此方面,長江的數字化航道建設已經取得一定成績,值得借鑒?!碧K國萃說。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11月17日 第 06 版)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