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ll id="cuay2"></small>
  • <small id="cuay2"><li id="cuay2"></li></small>
  • <li id="cuay2"><button id="cuay2"></button></li>
  • <small id="cuay2"><li id="cuay2"></li></small><small id="cuay2"></small>
  • <small id="cuay2"></small>
  • <small id="cuay2"><li id="cuay2"></li></small>
  • <li id="cuay2"></li><td id="cuay2"></td>
  • <small id="cuay2"><li id="cuay2"></li></small><small id="cuay2"><td id="cuay2"></td></small>
  • <small id="cuay2"></small><xmp id="cuay2"><td id="cuay2"></td>
    首 頁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進 農工黨 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盟 人物風采 史料縱覽 視頻訪談

    首頁>多黨合作>民進

    集智聚力書寫濕地保護大文章

    民進湖北省委會持續助力水生態環境保護小記

    2022年11月07日 08:26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記者 呂巍 通訊員 向莉 

    11月5日至13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將在湖北武漢舉辦,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國際濕地城市”武漢。武漢代表中國首次舉辦這一盛會,一方面打開了一扇展示濕地保護中國經驗的窗口,另一方面則是對近年來湖北濕地、水生態環境保護斐然成果的肯定。

    今日,“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美好畫卷在荊楚大地再次鋪開,湖北境內大小湖泊重現蓮葉田田、魚翔淺底、萬鳥齊飛的詩畫般景象,背后也有民進湖北省委會的一份堅守與付出。多年來,民進湖北省委會堅持在水資源水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扎實調研、積極建言;廣大會員堅守生態環境保護陣地科研創新、深耕不輟,共同為“濕地保護”這一新領域奔走呼吁,集智聚力書寫濕地保護大文章。

    一次會議,拉開一個序幕

    民進湖北省委會和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1998年長江發生特大洪水,給流域地區的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民進中央組織會內專家調研論證,決定將防治長江水患列為重要課題。

    1999年1月,民進中央在武漢召開“長江中上游水患綜合防治座談會”,時任民進中央副主席的張懷西出席會議。這次會議從多學科、多角度對綜合防治長江水患進行了深入研討和嚴格的科學論證,形成“建設長江防洪新體系”的思路,同時開啟了民進湖北省委會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序幕。

    2022年9月21日上午,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在江西南昌開幕。

    幾年之后,該座談會發展為“長江保護與發展研討會”。2007年,由民進中央與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共同主辦、民進湖北省委會承辦的首屆長江保護與發展研討會在湖北武漢召開。此后,研討會開始制度化,隔年或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連續舉辦8屆。

    一個人,樹起一面旗幟

    2005年第九屆《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將濕地科學研究的最高獎項——國際濕地保護科學獎頒發給時任民進湖北省委會主委蔡述明,以表彰他在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20世紀90年代末,洪湖的生態環境一度嚴重惡化:圍湖開墾,圍網養魚,將洪湖肢解得支離破碎;洪湖面積急劇縮小,水質嚴重污染,魚類減少,鳥兒飛離。蔡述明利用自己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接連幾次向湖北省委和中央反映情況,提出建議。他關于治理洪湖的7點建議很快被采納,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洪湖召開現場辦公會,投入9000多萬元人民幣治理洪湖,使洪湖的面貌迅速改變,洪湖曲得以重新唱響。此后數年,蔡述明又以同樣的執著促進了大九湖濕地生態環境的改觀。

    蔡述明樹起了一面水生態保護的旗幟,而他之后的周洪宇、胡仲軍等歷任主委則接續努力讓旗幟繼續飄揚。民進湖北省委會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調查研究,發出民進聲音,把水資源水生態保護打造成民進湖北省委會參政議政的“金字招牌”。

    一支隊伍,堅守一方陣地

    民進湖北省委會多年來在水資源水生態保護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績,離不開民進中科院武漢分院支部這支參政議政主力軍。在省委會副主委、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杜耘的帶領下,民進中科院武漢分院支部將科研成果與參政議政互融互促,為打造碧水藍天的湖北樣板持續努力。

    他們經常帶著科研儀器遠涉野外荒山田間湖畔,頂著刺骨寒風,穿著厚厚的勞保棉襖,拿著鐵鍬和測量工具,輪流去湖里挖土取樣,只為能夠取得真實全面的科研監測數據。他們以湖為家,扎根一線,苦尋科學治湖良方,用腳步、用行動展現了知識分子的擔當?!蛾P于通過疏浚加深湖泊改善武漢城區環境的建議》等多條建議,得到了省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批示辦理。

    一部法律,填補一個空白

    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標志著中國濕地保護工作全面進入法治化軌道。而這部法律的出臺,同樣凝聚著民進湖北省委會各級組織及成員的心血。

    蔡述明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長江流域湖沼學、濕地生態學等研究。作為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他多次在全國政協會上呼吁保護濕地。2002年,他為民進中央起草的有關濕地保護和濕地立法的建議,得到中共中央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全國兩會上,周洪宇首次提出“關于制定大江大河法的建議”,2017年又提出“關于制定長江保護法的議案”,同時提出“關于制定濕地保護法的議案”。對于濕地保護,他更是抓住每一次機會振臂疾呼,多次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提出要加快制定濕地保護法。

    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專門針對濕地生態系統進行立法保護,填補了在濕地保護方面的法律空白,自此,濕地保護終于有了法治保駕護航。立法只是一個開始,民進湖北省委會還將為濕地保護法的落地實施繼續奔走呼號。

    一份付出,喚醒一批衛士

    濕地保護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公益事業,也是一項需要全民參與、共同管理的社會工作。

    為了進一步推動濕地保護科研與管理工作,蔡述明將其所獲拉姆薩爾國際濕地科學獎的全部獎金捐出,籌措400萬元資金建立了我國第一家濕地基金會——湖北省濕地保護基金會,他的付出得到了社會回應,湖北一些知名企業紛紛解囊向湖北省濕地保護基金會捐款,這標志著湖北濕地保護由政府主導投入逐步向社會多元化轉變。

    1

    (圖源:長江日報)

    2021年11月,民進中科院武漢分院支部王學雷做客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擔任自然通識課主講人,為公眾普及《濕地公約》與武漢濕地知識,將“濕地保護意識”刻在了小朋友們的心中。

    今年8月,民進武漢市委會和市教育局聯合遴選首批17所“長江流域水質監測”試點學校,著力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教育扎根中小學校園,培育新時代“長江小衛士”。

    1

    11月,由民進會員、武漢博物畫家曾剛團隊繪制出品的繪本《嘎嘎嘎,我們喜愛武漢——親愛的,我們是青頭潛鴨》,將棲息在濕地之城的青頭潛鴨的故事,從武漢講到了日內瓦,在更多孩子的心田上播撒下關注生態、保護濕地的種子。

    從民進湖北省委會到各級基層組織,從歷屆主委、領導班子成員到普通會員,大家用一個個腳印、一次次建言、一篇篇論文、一聲聲吶喊、一回回行動,將濕地保護這篇大文章寫在荊楚大地上,寫在江河湖泊邊,寫在下一代的心間。舉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只是一個開始,做好濕地保護大文章任重道遠。民進湖北省委會將繼續努力,為健全濕地保護的中國方案貢獻更多智慧。 


    編輯:張佳琪

    相關新聞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small id="cuay2"></small>
  • <small id="cuay2"><li id="cuay2"></li></small>
  • <li id="cuay2"><button id="cuay2"></button></li>
  • <small id="cuay2"><li id="cuay2"></li></small><small id="cuay2"></small>
  • <small id="cuay2"></small>
  • <small id="cuay2"><li id="cuay2"></li></small>
  • <li id="cuay2"></li><td id="cuay2"></td>
  • <small id="cuay2"><li id="cuay2"></li></small><small id="cuay2"><td id="cuay2"></td></small>
  • <small id="cuay2"></small><xmp id="cuay2"><td id="cuay2"></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