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資訊
探訪千年北石窟寺
這是5月26日拍攝的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這是5月26日拍攝的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無人機照片)。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這是5月26日拍攝的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無人機照片)。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這是5月26日拍攝的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無人機照片)。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這是5月26日在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拍攝的石窟造像。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這是5月26日在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拍攝的石窟造像。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這是5月26日在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第222窟拍攝的造像。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這是5月26日在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拍攝的石窟造像。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為防止降水通過崖體裂隙下滲,工作人員在北石窟寺搭建了臨時防雨棚(5月26日攝)。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石窟 窟龕 甘肅省 慶陽市